低溫冷害是指作物在生長季節內,因熱量不足或溫度下降到低于當時作物所處生長發育階段的下限溫度時,使作物的生理活動受到障礙,甚至使細胞組織受到危害,從而導致作物減產的現象。黑龍江省地處中國的北端,這里無霜期短,活動積溫少,冷害頻繁,而水稻又是喜溫作物,所以低溫冷害是影響黑龍江省水稻單產的主要的氣象災害。本文總結了低溫冷害的類型,分析了水稻易遭受低溫冷害的幾個時期,并提出了相應的防御措施。 一、 低溫冷害的類型 根據低溫的特點和水稻受害后的癥狀,一般分為延遲型冷害、障礙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 1. 延遲型冷害 延遲型冷害是指水稻從播種到抽穗前各生育時期遇到較低溫度的危害,延遲了水稻的生長發育,使生育期拖后,穗分化和抽穗開花顯著延遲。 冷害如果發生在幼穗分化前的營養.生長期,危害表現在抽穗、開花延遲,熟期拖后。如果發生在籽粒形成期,低溫使凈光合生產率降低,灌漿速度下降,不能充分灌漿,從而導致癟粒多、千粒重下出米率低、米質差等后果。 2. 障礙型冷害 在水稻生殖生長期即穎花分化期到抽穗開花期間,遭受短時間異常的相對低溫,使花器生理機制受到破壞,造成穎花不育,形成大量空殼而嚴重減產的現象。根據低溫危害時期,又分為孕穗期冷害和抽穗開花期冷害。孕穗期冷害是低溫造成大量穎花退化或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母細胞,終導致穎花不能正常授粉造成大量空殼而減產。抽穗開花期冷害是指低溫造成稻谷穎殼不開、花藥不裂、花粉散不出或花粉發芽率降低,結果導致不能正常授粉造成大量空殼而減產。 3. 混合型冷害 混合型冷害是指延遲型冷害和障礙型冷害在同一年中發生的冷害。生育初期遇低溫延遲了根、莖、葉分蘗的生長發育,使生育期延遲,抽穗日期拖后。孕穗、抽穗、開花期又遇低溫,造成穎花不育,延遲成熟,形成大量空癟粒。 二、 水稻易受低溫冷害的時期 1.芽期 粳稻種子發芽的下限溫度為10℃,低于此溫度會造成水稻播種至出苗的冷害,表現為爛種和成苗率明顯下降。 2.苗期和分蘗期 苗期的臨界下限溫度為日平均氣溫13℃,分蘗期臨界下限溫度為16—18℃,低溫表現為延遲型冷害,生育進程遲緩,生育期拖后。 3.孕穗期 此期是影響水稻結實率的關鍵時期,低溫影響穎花分化和花粉母細胞的形成,導致花粉敗育,形成大量空殼而嚴重減產。水稻一般抽穗前9—11天為減數分裂期,臨界低溫下限溫度一般為17℃。 4. 開花灌漿期 此期是影響水稻空癟率的關鍵時期。水稻在開花期如遇低溫會造成大量的空殼形成。如日平均氣溫低于20℃,開花就會減少,或開花而不授粉,形成空殼。灌漿期低溫會降低灌漿速率容易出現不能正常成熟,造成癟粒增加而減產,此期的臨界下限溫度一般為日平均氣溫18℃。 三、 應對低溫冷害的措施 1.品種選擇 水稻品種應選擇在當地可以抽穗成熟的品種,避免越區種植。在產量和品質都不錯的前提下優先選用抗冷性、抗病性、抗倒伏性強的品種。 2.栽培技術 生產上應堅持常年促早熟的原則。 (1)育苗插秧比直播栽培抗低溫能力強,生產上應盡量選擇育秧栽培。 (2)提高灌溉水溫,井水灌溉要建曬水池,延長灌水渠道,盡可能地提高水溫,有條件的可使用江水灌溉。 (3)田間管理要做到合理施肥,根據地理條件適量施用氮肥,如遇低溫年份減少氮肥施用量的20%--30%,增加磷鉀肥,可提高水稻的抗寒性和抗逆性,并可以促早熟。 (4)可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水稻灌漿成熟。 (5)水稻孕穗開花期,如連續發生17℃以下的低溫天氣,可加深灌水深度,減輕障礙型冷害的危害。
寶清縣萬江谷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寶清谷物合作社、志強村谷物合作社